海参崴游记

俄国人就是用这样的枪炮抢夺了我们的土地

  海参崴,我们的故土。在洋枪洋炮的威逼下,一纸不平等条约使清政府割让了15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海参崴是这片土地当中最大的城市。历经民国和新中国两代领导人的执拗,民间风传第三代领导人终于承认了那份不平等条约,于是,它成了永远的故土。不管事实是否如此,此次出行,让我感到,如果想收回这片土地,非得来上一次重大历史事件不可。

  俄国人把这座城市更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的含义是“控制东方”。其野心可见。旅游过程中,很多景点的俄罗斯导游都把这层含义放在开场白中讲述,让人听后,心中不是味道。

  2004年7月29日早9:30,我们从绥芬河出发,乘坐402次列车,前往格罗杰克沃,然后再转乘汽车去海参崴。在中国海关入口处等待时,我拍下了这幅照片:

  照片中是一群俄罗斯“导姐”,时髦的穿着和成山似的编织袋形成鲜明的反差。镜头远处有几个妙龄少女,金发碧眼,很漂亮。这样的女孩在中国是不会屑于与编织袋为伍的。看着她们困倦的样子,我有些被她们的勤劳感动了。但下车之后见到的景象,才让我更为震动。

  经过简单的边检,我们登上了列车。车总共有5、6节的样子,都是硬座。据导游说,行程不到30公里,但让我们做好走3个小时以上的准备。这是火车吗?确实是。车内我偷偷(这30公里属于边境,双方都禁止拍照)拍了一张照片:

  拍这张照片的主要原因是我觉得这一排风扇很新鲜(马上被人嘲笑没见过世面),它们还真引发了一个小插曲。登车后1个多小时终于开车了(难怪慢)。那天的太阳很大,风扇吹起来还是很舒服的。这时发现旁边那节以俄罗斯人为主的车厢有些异常,老毛子都在叽叽咕咕地对列车员喊着什么。问随团的翻译,才知道老毛子在抗议,因为他们的风扇没开。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登时高涨,还是自家人向着自家人呀。他们的抗议了一阵,取得了效果,风扇开了。这个事件倒让我有些担心,不知道前路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样的服务。

  列车缓缓前行,还时不时地停下来,上来几个边防军人给我们相面。两旁都是丛山峻岭,树木枝繁叶茂,找不到任何两国边界的标志。导游说,过了三个涵洞,就是俄罗斯了。三个涵洞一过,我们都很兴奋地向外看。“到外国了!”有人喊道。“什么外国,这以前都是咱的地方。”有人略带几分无奈地说。一样的山,一样的树,这儿还真看不出是“外国”。又一次停车,上来的就是带着夸张的大盖帽的俄罗斯军人了。他们大盖帽的盖还真是大,惊讶得旁边的mm半天合不拢嘴,盯着直看。最后冒出来一句:“真帅,就是帽子太难看了。”俄罗斯女孩漂亮、小伙子帅气、小孩子可爱,上了年纪就全完了。越往后我们对此越深信不疑。

  列车终于到了格罗杰克沃,进站了。真搞笑,居然没停在站台边。这还是平生头一次要跨越火车道下车呢。后来导游解释说,俄罗斯人口少,车次少,火车站都是四面敞开的,随便上车,只在开车后由列车员检票。没买票的就车上补,反正要座有座,要铺有铺。下面照片是我拍摄的海参崴唯一的火车站(后面还会介绍它的特别意义)。这张照片至少覆盖了这个俄罗斯在远东最大火车站的1/4。

  所有旅游团在站台上列队,等候入境检查。下面照片是回程时拍的:

  看到正在跨越铁道的人了吗?近处的两个懒散的军人正在监视。如果他们回头看到我在拍照,我的相机就会立刻被没收,除非递点儿卢布上去……

  我们那天的人要比这多很多,俄罗斯的“导姐”更是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让1个多小时的酷暑下的露天等待变得终身难忘。你可以想象:穿着吊带、低胸、露脐、露背上装,超短裙配凉拖的绝色美女,戴着厚重的劳动手套,拖拽着大大的编织袋,跨越铁轨,翻上站台。这样的美女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数以百计。何等壮观,何等养眼呀!当然中间也有不少肉球似的“马达母(俄音,夫人的意思)”,还有星星点点的赤膊上身的帅小伙,和14-5岁的小孩。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编织袋堆成的山在其眼中与金山无异。

  货物终于都从车上搬运了下来,俊男美女们躺在软软的编织袋上,悠闲地点起一根香烟,开始反过来看我们这群排着队的外国人。我不明白为什么俄罗斯海关不为本国人提供单独的过关通道,而让她们排在我们之后。要知道,她们都坐在上面照片里远处铁栅栏的位置,正是阳光直射的地方。仅有的阴凉地都被中国游客占满了。

  终于排到我们团过海关了。我们是倒数第二个团,而我是团里的倒数第3个人。总算可以进屋排队了,虽然没有空调,但有身材超好的俄罗斯女兵维持秩序,也不觉时间过得慢。在距离我还有10个人的时候,突然前面的人骚动起来。原来窗口人员停止检查了,下班了!这时我看了看表,北京时间下午2点(上午9:30登车),当地时间正好5点,是该下班了。幸好我们导游比较强,三下五除二搞定了窗口的mm,让我们这剩余的10来个人得以和大部队会合。后面那个团队,据说得在火车站等一晚上……

  我以为过了这个窗口就结束了,哪知道噩梦才刚刚开始。我们和前面的若干团队被一起闷在两个连着的大厅和一个出口走廊构成的全封闭的葫芦里。所有护照都送入了一个小屋,然后以大约每15分钟10本的速度送出来。团里的一个老教师受到特别照顾,可以在小屋的沙发里坐着,享受一下电风扇。后来她说,那屋里就一台电脑,一个官员用一只食指一下一下地按动键盘,检索黑名单上的人。团里一个叫王伟的被特别关照了一下,叫进去问话。因为他的名字和一个中国间谍同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给孩子起名一定不能大众化。

  终于冲出了葫芦,走向安检。安检人员很可爱,用汉语一字一顿地问我“美金有没有?水果、蔬菜有没有?药品有没有?”当都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一句“走吧”让我合法地站在了俄罗斯的土地,我们的故土。这句“走吧”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汉语了。

  一个俄罗斯mm正带着一辆大客车,笑盈盈地等着我们。此时北京时间下午3点30分。回程时,我拍下了这个闷葫芦的外貌(刚去时没敢拍):

  汽车的车程有三个半小时,走的是双车道的柏油路(可能根本没有高速路),路两边都是曾经的我们的大好河山。在中国,不管是公路还是铁路,两旁不是城镇,就是农田。但这条路两旁,最多的是大片大片的荒草地:

  俄罗斯地广人稀,人均资源数量非常大,所以人家有的是用不着的地。这些肥沃的黑土给他们,还真有些浪费。间或也会穿过一些小镇:

  小镇里除了一些酒吧样子的地方外,房子基本都比较破旧,但几乎家家都有汽车,而且不仅有一部。车多得以至于出租车成为多余,仅在火车站这样的地方有星星点点的几个。于是政府允许私车顺路拉客,赚点油钱。据导游说,这边距离日本、韩国近,所以有大量的日韩二手车运过来,价钱极其便宜,2000-3000美元就能买辆不错的。而且养车也便宜,一年的费用1000卢布,相当于不到300人民币。在海参崴,日本二手车占90%,韩国的5%,最后5%才是本国的车。我们的俄罗斯导游介绍说,日韩二手车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性能好,省油,不爱坏。虽然俄罗斯人很爱国,爱国应该买国产车。但国产车不仅贵,而且特爱坏,每修理一次都要半年时间,实在让人没法用。看来,俄罗斯也有无奈的国货呀。

  日本车最大的问题是方向盘都在右边,而俄罗斯的车道是右行。我们一直坐的这辆大巴就是右舵,车门开在左边,一下车就是大马路。每次导游都提醒,当心马路上的车。好在俄罗斯的司机都很有礼貌,远远地就会减速,等到近来,看到有人,就会停车。等人走光了,再开车。车让人,这也许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吧。俄罗斯和香港是这样,据说欧美和日本也这样。我国刚刚立法开始这样,不知道能实行得如何。

  中途我们在一个小镇歇脚,停在一个大超市前。我的第一张卢布就花在这里,也是这里让我了解到俄罗斯的物价。

  照片中间的白门是个厕所,门上白纸黑字写道“每人每次5卢布”。很严密的汉语,也说明这个小镇经常迎接中国客人。虽然有些心疼,但我还是在超市里16卢布买了个冰淇淋,用找回的零钱如厕。厕所的标示很有意思,如右图。发挥想象,你能分出来男女吧?

  俄罗斯一般用字母“Ж”表示男厕,“М”表示女厕。在赌场里,用扑克牌“J”表示男,“Q”表示女。在二战纪念馆里,构建了一个战地厕所,如下图:

  我还拍了潜艇里的厕所:

  真正的潜艇厕所肯定不分男女,但厕所门应该也不至于是玻璃的吧?

  终于到了海参崴,天已经大黑。我们住的酒店叫“阿穆尔湾大酒店”,它依悬崖而建,面朝阿穆尔湾。一大特色是入口在房顶,所以回房间要下楼,出行要上楼。下图是酒店全景照片,上面看不到入口。一楼的“北京饭店”是独立入口。

  酒店对面的景色还是很美的。因为背靠悬崖,所以所有房间都是朝向大海的。

  看到照片里的海鸥了吗?只要我们在凉台扔面包,海鸥就会成群过来在空中争夺面包,非常好玩!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一个东正教堂,很小。俄罗斯导游说,大教堂都被共产党摧毁了,这些小教堂是苏联解体后新修的。俄罗斯人对共产党好像没什么好印象,后面还会提到。

  

  教堂中有人正在插蜡烛(上香)。一个老妈妈虔诚地祈祷,丝毫不理会我们这些异教徒。

  

  下一个景点是潜艇博物馆。据导游说,自从1992年海参崴对外开放以来,为了刺激旅游,政府设计了三个噱头,分别是:色情、赌博和军事。前两者后面再说,后者体现在这个潜艇博物馆和二战纪念馆。

  大道边赫然立着一个潜艇,而且是参加过二战的真潜艇。里面的东西没什么好说的,有兴趣的自己看相册

  潜艇旁边有一个浮雕墙,两尊大炮,对面的金角湾中停泊着数艘海军舰艇。

  一对新婚夫妇(按当地习俗,非周六、周日结婚的都是二婚)正在此处拍照,还有骑着租来的马溜圈的mm。这些都在相册中。

  我惊奇地发现,两炮中间的一个纪念碑上居然放着鲜花。难道每天都有人来凭吊吗?

  后来,在一个阵亡于日俄战争的海军司令的纪念碑前,我也发现了鲜花。

  经过核实,原来俄罗斯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每对新婚夫妇的鲜花都要敬献到烈士墓前。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他们不会遗忘每一个为国捐躯的战士。后来我在资料看到,潜艇博物馆的那堵浮雕墙上,镌刻了二万多名在卫国战争中阵亡的将士的姓名。可惜当时不知道此事,否则我一定会拍下这震撼人心的画面。再想想我们对待死去烈士的态度,想想抗战中阵亡的国民党官兵,想想在朝鲜的志愿军墓。心中丝丝凉意过后,又不免被俄罗斯这个北方巨熊惊得打个冷战。虽然表面看俄罗斯很落后,但凭借其丰厚的资源和军事实力,谁也不能小看它。俄罗斯导游曾两次提到,“中国和俄罗斯是朋友,美国、英国和日本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所有的俄罗斯人都这么想。”但这朋友能做多久呢?我们不能被城市的高楼大厦蒙蔽双眼,而看不到各种一触即发的潜在危机呀。

  距离潜艇纪念馆不远,是海参崴的中心——中心广场。

  这里也有高耸的纪念碑,成群的广场鸽,但人们并不在意这些,而是专注地在碑下的农贸市场里挑选货物。这个市场很像我们的菜市场,卖什么的都有。

  现在俄罗斯的民用物资也不缺乏了,所以见不到苏联刚解体时排队买面包的情景。但凡是要排队的地方,依然秩序井然。

  从中心广场过个天桥,就进了火车站。这个火车站的建筑规模还不如工大的主楼。其特色是火车站与海港紧紧相连,把海运与陆运无缝地接合在一起。

  上面照片右边的建筑就是火车站,那高高的吊车修在海边。近处的头上落鸟铜像你能猜出来是谁吗?是伟大的列宁同志。

  老人家脸上、背上的白色条纹是鸽子与海鸥用粪便绘成的。这个样子实在对伟大的革命导师不敬,然而,这尊铜像已经是很幸运的了。自从前苏联解体后,全国上下的列宁像都被捣毁殆尽,列宁格勒也更名回圣彼得堡。真不知道在现在的俄国人眼中,共产党意味着什么。

  这尊铜像幸免的原因,是像座上刻下的这位导师唯一一句还被俄人记住的名言:“符拉迪沃斯托克是我们的,谁也不给!”这话是对日本人说的,也许是对中国人,更是对全世界。俄罗斯人终于做到了合法地拥有这片富饶的土地。“海参崴”这个词只保留在中国人的自我安慰的字典中,而“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了永恒。不知道当我们再次提起“海参崴”这个词时,心中的感觉应该是愤怒还是耻辱,又或者为我们的高瞻远瞩而沾沾自喜呢?

  火车站中有一个老火车头和一个纪念碑,名叫:9288纪念碑。

  9288是从俄罗斯到海参崴的西伯利亚铁路的公里数,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万里长城的“万里”只是一个文学描写,俄国人很为他们这个真实的9288自豪。碑顶端的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徽,其意义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熊霸东西。

  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一角有个书摊,一个小伙子是这个摊的主人。书我看不明白是什么书,但书摊右上角几个斗大的中国字却再次触动了我的心。

  这几个字让我哭笑不得。因为来此处的游客几乎都是中国人,所以这并不能和所谓卢浮宫用中文警告不要如何如何的传闻类比。但很多中国人来此的目的确实是为了当地政府的另两个噱头:色情和赌博。

  这张照片摄于我们吃午饭的一家宾馆的大门上,很显眼。我们住的宾馆也有类似的广告,纯中文的。宾馆里除了提供色情服务,还设有赌场。我们还去了海参崴最大的赌场,在里面玩的全是中国人。有同行的人笑曰:“每年因为色情和赌博,我们多少资金外流呀。”赌场门口有两个穿黑西装戴墨镜的壮汉,我没敢拍照。在海边拍了一艘赌船。

  有两个地方看到中文,是让我最高兴的:

  左边那个抓娃娃摊儿的mm非常漂亮,可惜她总故意用侧面对着我的镜头。为调节一下气氛,发几张俄罗斯mm的靓照吧:

  这些都是一般漂亮的。大街上有很多更漂亮、喷火的,从你面前一闪而过,就会惊得你忘了举相机。当然,也不敢举相机,因为有同行的人的经验:拍ppmm,mm是要卢布的。

  “娃哈哈”的太阳伞是一个海滨市场的入口。市场沿着沙滩而建,卖的主要都是吃喝玩乐的东西,也有牵来马、鹿的,赚照相机的钱。同行的几个mm一直对那里的冰激凌念念不忘,中年以上的总回味在那里喝啤酒、吃虾爬子和巨大螃蟹的情景。那螃蟹可真是大,据说全世界只在日本和海参崴之间的海峡里面有这个品种。

  这螃蟹很惊人吧?我们拎了好几个准备晚饭吃。结果,我的右腿被在塑料袋中晃动的螃蟹腿刮出了好道血印。所以,我不喜欢这螃蟹,最想念的,是那里的烤肉。坐在大棚里,吹着海风,欣赏着往来的俄罗斯美女,用极其优雅的刀叉品尝着香嫩的大块肉串,不辞常做海参崴人。美中不足就是肉串太贵,70卢布一串。

  下面这种烤肉我没吃。它的吃法很中国化,就是用干豆腐刷酱卷肉和葱等。 

  市场的尽头是另一个军事景点:要塞博物馆,也叫炮台博物馆,也叫二战纪念馆。反正导游一会儿这么叫一会儿那么叫,我又不懂俄文,就无法确凿考证了。

  炮口下就是海滨市场,炮口后是博物馆。远处的阿穆尔湾正在举行帆船比赛。再远的地方,那片群山之后几公里,就是我国的吉林省。博物馆的全景:

   这里大小战车,各种利炮很多,其中不少炮的转动、抬高、放低机能还有效,可以亲自坐上去体验一下。右边的碉堡里陈列很多展品,也都是枪炮之类,还有一些著名战役的沙盘模型。下面陈列的枪支,相信CS、荣誉勋章和使命召唤的玩家一定不会陌生:

  每天中午12点,这个炮台都要鸣礼炮一响,由两名帅气的军人放炮:

  当然,炮弹是空膛的,因而也特别响。打炮时,我距离炮口不超过2米,着实被震了一下,很过瘾。很可惜没有拍到冒烟的大炮。

  基本上游览的地方就这些。民俗村我没去,因为我以为就和兆麟公园里搭起的大篷里的民俗表演一样。后来后悔了,因为去了的人说,是在一个真正俄罗斯人的家中,喝自酿的美酒,吃自制的面包、香肠,看一家老小表演的民族歌舞,还能和年轻的姑娘拥抱吻别……后悔,后悔,太后悔了!

  海船出游喂海鸥我也没有去,而是利用那点时间钻了钻城市的大街小巷,见识了一些城市民风,拍下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照片。

  在火车站广场,除了那个“没有黄色书刊”的书摊,还有很多可以讲讲的故事。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站前的有轨电车站。看到路轨上的鸽子了吗?不知道哪个好事者在那里洒了一把面包,招来了这么多鸽子挡路。每辆车开到这里,都不得不停下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令人惊奇的是,这些不怕人的鸽子颇有灵性,看到车停了,立刻摇摇摆摆地向两边散去,待到车过,再扑将过来啄食。俄罗斯人热爱动物,很多家里养有宠物。这里的动物也格外温存,哪怕是野猫野狗。

  

  这张照片拍摄于海参崴最大的赌场旁。画面中的狗是一只受伤的野狗,它的右后腿和肚皮各都掉了很大的一块皮,露除了布满血管的肉,看上去非常恐怖,令我都不敢找角度拍它的伤口(照片中还能看到狗的右后腿略为离地)。它蹲在一个货亭旁,吐着舌头,看着来往的行人。这时一个路过的老妈妈怜惜地看了它一眼,马上走到货亭,买了一块面包,把狗引到一边,弯腰喂它。狗居然吃面包?我以为只吃肉呢。

  赌场前还有一只野猫,它躲在车轮下乘凉:

  这辆车是赌场的奖品,倾斜停放,经久未动,也许晚上就是这猫狗的家。

  火车站前我还买了一种俄罗斯饮料——格瓦斯。

  卖格瓦斯的大妈很热情,笑着对我们说了很多话,一句也听不懂。格瓦斯20卢布一瓶,价钱公道。塑料杯1卢布一个,还不讲价。导游早就说俄罗斯人不讲价,我们还以为他怕我们在他领我们去的商店讲价呢。后来买酸奶喝,一个吸管也是1卢布,不讲价。要么是俄罗斯轻工业不发达,塑料制品就是精贵。要么就是他们环保意识很强,用价格来控制浪费。

  大街上,美女我已经懒得看了,倒是对俄罗斯小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爱吧?漂亮吧?还遇到过一个刚会走路的小baby,他爸爸教他对我们说“您好”。哈哈,那孩子估计连“妈妈”都还不会叫呢,用很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们这群长相怪异的人。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如此幸福的。

  从头巾看,火车站前的这群孩子可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也许是车臣人……看到行人对他们的目光和不屑了吗?俄罗斯有100多个民族。当年斯大林曾经搞过民族大迁移,非斯拉夫族(俄罗斯的主要民族),尤其是不信仰东正教的民族都被那次大迁移弄得很惨,不仅背井离乡,失去肥沃的土地、富饶的矿藏,而且路上人口折损众多。车臣人与俄罗斯的世仇也与那次大迁移有很大关系。

  在繁华地段(最繁华的地段的繁华程度也就相当于封闭后的校外街那个样子),也有乞丐。有的是妈妈抱着孩子,有的是坐在板凳上用膝上的裙子接受施舍,还有的快乐地拉着手风琴,地方放个帽子。也许那不叫乞丐,而是街头艺人。俄罗斯人对动物慷慨,对人也一样。我一走一过就会看到很多人施舍。更有甚者拿出钱包,包口冲下,一通猛晃,把所有的硬币悉数倒入乞丐的容器中。这种慷慨却成了一群年轻人的生财之道。在海参崴最大的国营商店门前的过街地下通道里,有8、9个穿着入时的男女青年,弹着吉他唱歌,向路人行乞。居然真有不少人慷慨解囊。

  说到海参崴的年轻人,也有不少值得一叙的。除了漂亮、帅气、时髦,他们中不少还很颓废、嬉皮。比如行乞的,比如带鼻环、脐环的,比如沿街拦住我们要酒喝的……他们的吸烟率很高,虽然叼根烟的样子确实很酷。他们很开放,可以大方地接受我们的邀请与我们合影,并主动伸手揽住我们的腰,然后也很大方地伸手要小费。公共场所的情侣从来不避讳旁人,热情地拥抱接吻,一刻不停。

  这里的年轻人好像都不正经工作。宾馆的服务员、商店的售货员、练摊的小贩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和黑皮肤的年轻人,只在赌场、宾馆的大厅和高级饭店里可以见到或忙碌或等客的白种姑娘。

  我们在海参崴的那两天,天天阴天,还间或下大雨,所以大海看上去灰蒙蒙的,不比松花江好到哪里去。等我们离开后,天晴了,而且特别晴。但那时,我们已经回到了格罗杰克沃,准备开往边境线了。

  第二次来到格罗杰克沃,我们有半天时间可以游荡这个小镇。因为这里举例中国非常近,所以也具有浓厚的中国色彩。比如前面那个“志高空调”就是在这里拍的。这里还有一个买中国货的市场。

  铺天盖地的中国货:

  也有俄罗斯老妈妈卖点盗版的俄罗斯磁带:

  在这里买东西就不能那么老实了。我20卢布买了一罐樱桃,刚一转身,另一个人就讲价10卢布买了一罐。很中国化呀,呵呵。

  这个小镇的生活很悠闲,而我此时也不用行色匆匆,可以安下心来静静体会这个小镇。咖啡馆前的阴凉下有人用啤酒打发着时间,品评着一车一车的中国游客。

  大树下的男女老幼:

  庭院中晾晒的衣服:

  在市场里玩赌博机器的时髦女孩(有点像Laura):

  街心花园,有秋千、凉亭、小火车和水池:

  水池里的水已经干涸,成为小朋友玩战争游戏的战壕:

  别致的电线杆:

  懒洋洋的狗,和溜狗的人:

  拍完这一切,我们重新进入那个闷葫芦,开始归程。也许是我们的耐心更强了,回去的过关手续比较快,就是在二楼座位上等待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不过有扑克为伴。铁路的尽头,就是祖国了!

  再见了,故土……